比赛信息
了解中医茶疗大会的详细信息、赛制规则和参与流程
大赛简介
大赛背景
茶疗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将茶叶与中医理论相结合,通过饮用特定配方的茶饮,达到养生保健、防病治病的目的。随着健康生活理念的普及,茶疗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。
为传承和创新茶疗文化,推动茶疗产业发展,第二届全国茶疗创新大赛应运而生,旨在发掘茶疗的创新应用,促进茶产业与健康产业的深度融合。
大赛宗旨
- 传承和发扬中华茶疗文化
- 促进茶叶与中医药学的融合创新
- 发掘优秀茶疗配方和应用技术
- 培养茶疗专业人才
- 推动茶疗产业标准化、规范化发展
活动规则
参与对象
本次大赛面向全国各地茶叶研究机构、高校师生、医药健康机构、茶企业及个人茶疗爱好者开放,参与者可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与。每个团队成员不超过5人,需设1名队长。
参与作品要求
- 参与作品必须是原创茶疗配方,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。
- 茶疗配方以茶叶为主要原料,可搭配中药材、食材等辅料,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。
- 参与作品应有明确的功效定位和适用人群。
- 提交的材料需包括配方组成、制作工艺、功效分析、科学依据等内容。
- 参与者需对作品的原创性和安全性负责,如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或安全问题,由参与者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
评选标准
评分项 | 评分标准 | 分值占比 |
---|---|---|
产地溯源 | 辅助提供地理标志认证、树种基因检测报告等相关说明 | 10% |
历史沿革 | 传统茶:文献记载或其他说明 创新茶:配伍理论溯源(古籍/现代论文) |
10% |
工艺还原度 | 传统茶:非遗技法说明、文献依据、传承脉络 工业茶:SC 认证文件+质检报告 创新茶:配伍本草图谱 |
30% |
健康方向 | 关于适用人群、场景适配等方面的科学表述(参照《广告法》)+ 实验/案例数据 | 10% |
配伍逻辑 | 配伍的合理性。 单方茶重点考评:茶叶品种与健康方向的关联性。 复方茶重点考评:药食同源协同性文献依据 |
20% |
冲泡法 | ①水温精准度(±3℃) ②器具适配性(如紫砂壶配老茶) ③时长合理性 |
10% |
饮用法 | ①温度要求说明 ②单次饮用量(梯度说明) ③子午流注说明 |
10% |
使用禁忌 | 禁忌标注完整度,含特殊人群、特殊体质、饮食禁忌等 | 10% |
※ 评审专家将根据"茶品陈述"环节对以上各项进行综合评分
活动流程
2023年6月1日-8月31日
报名阶段
参与者通过官网完成注册和报名,提交参与申请表。
2023年9月1日-9月30日
初赛阶段
参与者提交茶疗配方及相关材料,专家评委进行初选。
2023年10月15日
入围名单公布
公布入围复赛的参与者名单,入围者将被邀请参加复赛。
2023年11月1日-11月15日
复赛阶段
入围者进行现场展示和答辩,专家评委进行综合评分。
2023年11月30日
终评名单公布
公布进入终评的参与作品名单。
2023年12月15日
终评
终评选手进行最终展示和评比,现场揭晓获奖结果。
奖项设置
奖项名称 | 数量 | 奖励 |
---|---|---|
金奖 | 3名 | 奖金¥30,000元、金奖证书、媒体宣传推广 |
银奖 | 5名 | 奖金¥15,000元、银奖证书、媒体宣传推广 |
铜奖 | 10名 | 奖金¥5,000元、铜奖证书、媒体宣传推广 |
优秀奖 | 20名 | 优秀奖证书、作品集收录 |
创新奖 | 2名 | 奖金¥10,000元、创新奖证书、优先孵化资格 |
※ 所有获奖选手将有机会参与组委会组织的茶疗产业对接会,与投资方洽谈合作
常见问题
参与需要缴纳费用吗?
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参与费用,参与者只需完成注册和报名程序即可。
一个人可以提交多个作品吗?
每位参与者或每个团队最多可提交3个不同的茶疗配方作品,但每个作品需单独提交申请和材料。
参与作品的知识产权归谁所有?
参与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参与者所有。大赛组委会有权在宣传推广、展览展示等非商业用途中使用参与作品,但会注明作者及来源。
如作品需要商业开发,将与参与者另行协商相关权益。
复赛和终评的差旅费用如何承担?
入围复赛和终评的参与者,组委会将提供部分差旅补贴,具体标准将在入围通知中说明。
如何查询评审结果?
评审结果将通过官方网站、微信公众号公布,并以邮件和短信形式通知参与者。参与者也可登录个人账号查询结果。